RAKsmart作为知名的服务器提供商,为用户提供高性能的物理服务器、云服务器及VPS等产品。当用户完成服务器开通后,面对全新的系统环境,如何快速进入配置流程并确保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成为关键的任务。本文将详细讲解RAKsmart服务器开通后需要优先完成的五大步骤,帮助用户规避常见风险并优化服务器性能。
第一步:修改默认密码与SSH密钥登录
-
修改root密码
首次登录服务器时,RAKsmart通常会通过邮件发送服务器的IP地址、端口号及初始密码。使用ssh root@服务器IP -p 端口号
命令登录后,第一件事是修改默认密码。执行以下命令:输入新密码时需确保其复杂性(建议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及特殊符号),避免使用常见弱密码。
-
配置SSH密钥登录
仅依赖密码登录存在被暴力破解的风险,建议启用SSH密钥认证。本地生成密钥对:将公钥(
id_rsa.pub
)上传至服务器:完成后,编辑SSH配置文件(
/etc/ssh/sshd_config
),禁用密码登录:重启SSH服务:
第二步:更新系统与安装基础工具
-
系统更新
新开通的服务器可能存在未更新的软件包,运行以下命令更新系统(根据操作系统选择对应命令):-
CentOS/RedHat:
-
Ubuntu/Debian:
-
-
安装必要工具
安装常用工具(如网络诊断、文本编辑器等):-
CentOS:
-
Ubuntu:
-
第三步:配置防火墙与安全组
-
启用防火墙(如UFW/iptables)
-
UFW(Ubuntu推荐):
-
Firewalld(CentOS推荐):
-
-
检查RAKsmart安全组规则
登录RAKsmart控制面板,确认安全组是否开放了必要的端口(如80、443)。若未开放,需手动添加规则,仅允许可信IP访问管理端口(如SSH的22端口)。
第四步:创建普通用户并禁用Root登录
-
新建用户并授权
避免直接使用root账户操作,创建普通用户并赋予sudo权限: -
禁用Root远程登录
编辑SSH配置文件(/etc/ssh/sshd_config
):保存后重启SSH服务。
第五步:配置时区、时间同步与备份
-
设置服务器时区
使用timedatectl
调整时区(例如设为上海时间): -
启用NTP时间同步
安装并启动NTP服务,避免时间误差导致日志混乱:-
CentOS:
-
Ubuntu:
-
-
配置自动备份方案
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备份工具(如rsync
、BorgBackup
),并设置定时任务(Crontab)。例如每日备份网站数据至远程存储:
后续优化建议
-
安装监控工具:部署如Prometheus+Grafana或Netdata,实时监控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。
-
定期安全扫描:使用ClamAV或Lynis进行漏洞检测。
-
日志管理:配置Logrotate防止日志文件过大,并通过ELK(Elasticsearch, Logstash, Kibana)集中分析日志。
总结
RAKsmart服务器开通后的初始配置直接关系到后续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通过以上步骤,用户可快速完成基础环境搭建,降低被攻击风险,并为业务部署奠定坚实基础。建议在完成基础设置后,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Web服务、数据库等应用层配置。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ijto.com/110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