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 > AI杂谈 > 正文

烧掉1万亿美元,OpenAI正在制造AI领域有史以来最大泡沫

OpenAI正在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签下巨额算力合约。据多家外媒披露,这家AI巨头今年以来已达成价值近1万亿美元的算力合作协议,涉及AMD、英伟达、甲骨文等多家芯片和云服务巨头。

AI

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德国一年的GDP总量,也远超OpenAI自身的融资能力。

在看似辉煌的交易背后,隐藏着一个尖锐的问题:谁来为这万亿账单买单?


01 万亿赌局:硅谷的危险游戏

OpenAI的算力采购狂潮堪称科技史上最大规模的“烧钱”行动。十月初,OpenAI与AMD达成一项重磅协议,涉及部署6千兆瓦的AMD GPU芯片,足以为500万美国家庭供电。

这还只是冰山一角。

OpenAI还与英伟达签署了价值1000亿美元的合作,计划部署至少10GW的英伟达系统。与此同时,与甲骨文和软银合作的“星际之门”计划投资额高达5000亿美元,要在美国新建5座AI数据中心。

这些交易采用了一种被称为“以股换芯”的创新模式。AMD向OpenAI发行了大量认股权证,本质上是用股权换取芯片供应。

这种方式让OpenAI在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,依然能够锁定未来数年的算力供应。

02 算力饥渴:AI巨头的生死竞赛

为什么OpenAI如此不惜代价地囤积算力?答案在于AI行业的一个残酷现实:算力即权力

根据OpenAI CEO塞姆·奥特曼的规划,公司要在2033年前建成规模达250GW的算力基础设施,这相当于美国全国三分之一的峰值用电量

这种算力饥渴不仅限于OpenAI。马斯克的xAI正在推进“Colossus”计算项目,扎克伯格的Meta在建设“Hyperion”超级数据中心集群,亚马逊则投入约110亿美元自建AI基础设施。

科技巨头们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:在通用人工智能的竞赛中,拥有算力比拥有算法更为关键

一位不愿具名的风险投资人透露:“现在的情况是,大家都在拼命囤积算力,就像在干旱季节囤积水源一样。谁有算力,谁就能训练更大的模型,谁就能在AI竞赛中存活下来。”

RAKsmart硅谷独立服务器产品汇总2025年最新数据

CPU 内存 硬盘 带宽 IP 价格 购买
E3-1230 16G 1T HDD 100M 1IP $ 59.00 立即购买
L5630*2 16G 480G SSD 100M 1IP $ 79.00 立即购买
E5-2620 32G 1T HDD 100M 1IP $ 109.00 立即购买
E5-2620*2 32G 1T HDD 100M 1IP $ 119.00 立即购买
E5-2680*2 32G 1T HDD 100M 1IP $ 129.00 立即购买
E5-2697*2 32G 1T HDD 100M 1IP $ 139.00 立即购买
E5-2683v4*2 64G 1T SSD 100M 1IP $199.00 立即购买
E5 2698v4*2 64G 1T SSD 100M 1IP $ 249.00 立即购买
Gold-6133*2 64G 1T NVME 100M 1IP $ 299.00 立即购买
Platinum-8168*2 64G 1T NVME 100M 1IP $ 449.00 立即购买
Platinum-8176*2 64G 1T NVME 100M 1IP $ 499.00 立即购买
AMD-32Core*2 128G 1T NVME 100M 1IP $699.00 立即购买
AMD-64Core*2 256G 1T NVME 100M IP $999.00 立即购买

注:上述配置均为默认配置,可在后台任意升级配置。具体套餐和配置请参考RAKsmart官网

03 资金迷局:万亿承诺背后的融资困境

DA Davidson分析师吉尔·卢里亚直言不讳地指出:“OpenAI根本没能力签下这些合约,他们今年可能会亏损约100亿美元。”

这一警告引发了市场对AI产业泡沫的深切担忧。

据高盛预测,OpenAI 2026年的总资金需求将从350亿美元飙升至约1140亿美元,其中对外部股权和债务融资需求占比激增至75%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花旗分析师估算,实现1吉瓦计算能力就需要投入500亿美元。按此计算,OpenAI已承诺的算力规模需要远超1万亿美元的实际投入

这些数字引发了一个尖锐问题:如果OpenAI无法通过正常经营获得足够收入,那么这些天价合约将由谁来买单?

04 生态野心:从模型商到全能选手

在疯狂采购算力的背后,OpenAI正在实施一个更为宏大的战略:打造从芯片到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

在上游,OpenAI通过与AMD、英伟达的合作,确保算力供应并降低采购成本。与AMD的“以股换芯”模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,它让OpenAI以最小现金流占用锁定了长期算力

在中游,OpenAI持续迭代GPT和Sora等核心模型。最近发布的Sora 2视频模型被OpenAI称为“世界模拟模型”,在物理真实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。

在下游,OpenAI通过ChatGPT、Sora App等产品直达用户,同时积极拓展企业市场。在最近的开发者大会上,OpenAI公布了与Spotify、Zillow等企业的合作计划。

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显示了OpenAI的野心,但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

05 泡沫预警:科技投资的结构性风险

OpenAI的万亿赌注引发了更广泛的经济担忧。一些分析师认为,美国近期的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由AI数据中心相关支出所支撑

这种依赖单一行业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,令人联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的房地产泡沫。

“当科技巨头们争相建造千兆瓦级数据中心,当英伟达一边卖芯片一边为客户提供融资,当OpenAI用万亿美元赌一个未来,我们必须问:这场算力狂欢最终将走向何方?”一位华尔街资深分析师表示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OpenAI的“循环式交易关系”正在整个AI行业蔓延。公司之间互相投资、互相采购,创造出庞大的交易额,却不一定产生真实的经济价值。


没有人怀疑人工智能的长期潜力,但OpenAI的疯狂赌注正在测试市场的极限。

当AMD和英伟达的股价因这些天价合约而飙升时,华尔街已经开始悄悄布局对冲策略。一位基金经理坦言:“我们见过这种故事, 结局通常不太美好。”

在AI的热浪中,保持清醒或许比盲目跟风更为重要。
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ijto.com/11419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13180206953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